孔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
,对方倘不是深相知的人,你也畅所欲言,以快一时,对方的反应是如何呢?你说的话,是属于你自己的事,对方愿意听你么?彼此关系浅薄,你与之深谈,显出你的没有修养;你说的话,是属于对方的,你不是他的诤友,不配与他深谈,忠言逆耳,显出你的冒昧;你说的话,是属于国家的,对方的立场如何,你没有明白,对方的主张如何,你也没有明白;你偏高谈阔论,轻言更易招尤呢!
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要说,而是不必说,而是不该说,与事无不可对人言并没有冲突。
事无不可对人言,是指你所做的事,并不是必须尽情向别人宣布。
老于世故的人,是否事事可以对人言,是另一问题,他的只说三分话,是不必说,不该说的关系,决不是不诚实,决不是狡猾。
说话本来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
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是,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真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话,正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话,正所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择地作长谈,这叫通达世故的人。
舌头是极难驯服的野兽,如果未经驯服就放出牢笼,这只野兽便会狂奔乱窜,令你后悔莫及。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小心控制自己的言辞吧!
心事不要随便说出来,当别人看透或者知道你的心事的时候,你的脆弱就会暴露在别人面前。
任何人若能在保守秘密这个问题上处理得当,就不会因泄露秘密而把事情搞得复杂化。
许多人有一个共同的毛病:肚子里搁不住心事,有一点点喜怒哀乐之事,就总想找个人谈谈;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对象、场合,见什么人都把心事往外掏。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好的东西要与人分享,坏的东西当然不能让它沉积在心里,要说可以,但不能“随便”
说,因为你每个倾诉对象都是不一样的,说心里话的时候一定要有“心机”
,该说则说,不该说千万别说。
处理心事要慎重,因为心事的倾吐会泄露一个人的脆弱面,这脆弱面会让人改变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
的一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而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面被别人掌握住,会形成他日争斗时你的致命伤,这一点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必须预防。
其次,有些心事带有危险性与机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担的压力,你对某人的不满与批评,当你快乐地向别人倾吐这些心事时,有可能他日被人拿来当成反驳你的武器,你是怎么吃亏的,连你自己都不知道。
那么,对好朋友应该可以说说心事吧!
答案还是:不可随便说出来。
你要说的心事还是要有所筛选,因为你目前的“好”
朋友未必也是你未来的“好”
朋友,这一点你必须了解。
林东就有过这方面的教训。
那时他在部队当文书,连队的几个干部都比较喜欢他,也愿意与他交谈,或让他替他们办一些私事。
尤其是连队的副指导员,对他极端信任,有时把连队领导之间的一些事情也讲给他听。
他们连队有几十个女兵,个别女兵为了入党或考军校就想方设法接近部队教官,副指导员对此十分反感。
时间长了,林东觉得非常的苦闷,心中有那么多的秘密不能倾诉。
所以,后来在与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闲谈时,就把副指导员讲的事情说了。
把秘密和别人一起分享,心理的压力轻松多了。
没想到,他的那位好朋友为了让连队党支部推荐上军校,就把他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指导员,后来他这位朋友如愿以偿地上了军校,而林东则在指导员找他作了一番貌似肯定实则否定的谈话以后,离开了文书岗位,回到报务分队干他的老本行了。
任何人,若能在保守秘密这个问题上处理得当,就不会因泄露秘密而把事情搞得复杂化,或者使自己陷入身败名裂的境地,从而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成就一番事业。
当你和别人共同拥有一个秘密时,往往你会因这个秘密同对方拴在了一起。
这对你灵活机动地处理事情是一个障碍,在处理一件事时,你往往要考虑他的利益,这可能会使你做出违背原则的事。
同时,对方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拿出你的秘密作为武器回击你,让你在竞争中失败。
即使是对家里人,也不可强硬把心事说出来。
(第9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