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每个人都曾有过不小心说话伤到刘方或对对方不礼貌的时候。
话一旦说出来就无法收回,当场气氛就不好了。
这种情形大多数人会连忙辩解,或者换上温和一点的措辞,这实在不是好方法,因为对方认为你心里这么想才会出言不逊。
这种时候不要去否定刚才说出来的话,要尽量沉着,若无其事地附带说道:“这就是你吸引我的地方,但是,你也有什么什么优点,所以表面上的缺点更显得有人性”
人对别人说过的话总是对最后的结论印象最深刻,附加赞美的话,对方便认为结论是赞美的,即使前面说过令人不愉快的话,也就不会计较了。
(5)假托第三者传达对对方的批评可以一石二鸟
某企业的经理说,他的公司有几位兼职的女职员言谈很不高雅,甚至对他这个上司说起话来像对待朋友一样。
有一天,他告诉一个已经任职两三年的女职员:“最近的年轻人说话有点随便,请你代我转告一下好吗?”
结果却很令人意外。
那几个兼职的女职员谈吐多少有所改善,而那个负责转告的女职员对自己的谈吐最为小心翼翼。
恐怕是“最近的年轻人”
这句话让那个女职员觉得自己也包括在内。
这个女职员的情形,连主管也意想不到。
这也可以用做批评别人时的方法,也就是说托诸“第三者”
而不要直接批评,如此一来,对方就会虚心接受而不太会产生反感。
但是这种托诸“第三者”
的批评,要掌握好尺度,不要太过明显,让人觉得像“指桑骂槐”
就不好了,这一点应当多加注意。
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但在现实中,真正乐于听取逆耳忠言的寥寥无几。
在人情关系学中,要注意尊重他人,即使是指责批评,也要加以包装和修饰,这样对方便容易接受。
冷静的倾听者,更受人欢迎
德拉克罗瓦说:“沉默总是有威力的。
慎重的人适时地保持沉默,总会在处理事务和任何种类的关系中,保持着颇大的优势。”
人说沉默是金,是的,有时沉默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你觉得一个人多说话好呢,还是沉默好?以说话是铁,沉默是金的说法那便是沉默比多话好。
人之言语即是他行为的影子,我们常因言多而伤人,言语伤人,胜于刀枪,刀伤易愈,舌伤难痊。
曹操向来都是很欣赏曹植的敏捷才思的,很想把王位传给他。
而法定继承人曹丕在诗词方面比曹植相差很多,曹丕的谋士吴质却很会揣摩曹操的心理,他扬长避短,为曹丕设计了恰当的表现内容,并逐步使曹丕代替了曹植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一次,曹操要带兵出征,曹丕和曹植为父亲送行。
曹植出口成章,颂扬曹操的功德,曹操听了很是高兴。
要说曹植这马屁拍得很准,让后面出场的曹丕很不好办,然而吴质却在曹丕耳旁告诉他,待会儿只要痛哭就行了,什么都不用说。
曹丕一点就通,在曹操面前哭得是昏天黑地,对曹操的眷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曹操和众人都被这场面所感动了。
刚才对曹植的良好印象被这“泪水”
冲得一干二净,曹操及众人反而认为曹植的华丽词藻显得华而不实了。
后发先制人可以使你变强,帮你战胜强者。
(第7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