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西莱就回本地去了。
按语:
大卫南征北讨,成了全以色列的王以后,国家升平,国基稳固,他没有像当时列国诸君,对前王的遗族斩尽杀绝,而是忠于承诺,不剪除扫罗的后裔,他开始寻找扫罗家遗下的人,“我要照神的慈爱恩待他。”
这个人竟是约拿单的儿子。
大卫厚待米非波设,让他与自己同桌吃饭,并将扫罗家一切的家产,全部归还给米非波设。
其实扫罗死后,还有几个儿子活着,当大卫问扫罗的家人时,精明的洗巴知道大卫最关心的是约拿单的痛腿儿子。
大卫留下了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归还了扫罗家的产业给他,大卫出逃耶路撒冷时,米非波设没有随他一同走,大卫也没有责备他,洗巴是扫罗家的管家,此人工于心计,是个财主,家产甚丰,后来押沙龙叛乱的时候,趁火打劫,轻而易举地侵吞了大卫归还给米非波设的家业。
实际上,在大卫将家业归还给米非波设之前,洗巴已实际掌控了属于米非波设的产业。
示每是扫罗家的人,趁大卫落难时咒骂大卫,又祝福押沙龙叛乱成功,可是当押沙龙叛乱平定之后,摇身一变,下约旦河来迎接大卫。
洗巴和示每,是两个彻头彻尾的小人,这两个小人刻画得非常成功。
大卫对示每的表演心中有数,但是他没有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解决示每,他在给所罗门的遗命中,说得非常清楚:“你这里有巴户琳的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示每,我往玛哈念去的那日,他用狠毒的话咒骂我,后来却下约旦河迎接我,我就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说,‘我必不用刀杀你。
’现在你不要以为他无罪,你是聪明人,必知道怎样待他,使他白头见杀,流血下阴间。”
所罗门后来利用恰当的时机杀了示每。
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中,最难打交道的是小人,如果把小人比喻为人际关系中的“地雷”
,毫不夸张,翻开任何一本历史书,都可以看到很多例子,往往很聪明、很有才能的,德才兼备的人,反倒会输给小人。
小人的杰作就是做得到大人物做不到的极端的坏事。
有人总结出三条与小人打交道的经验:对小人避而远之;对那些因为某种共同利益搅和在一起的“朋友”
,要?
有清醒的认识;如果某个小人倒霉了,受到了某种惩处,即便是大快人心,也要把脸上的笑容隐藏起来,不要喜形于色,免得日后他寻隙报复你。
读洗巴和示每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很宝贵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对付小人需要技巧,大卫解决约押和示每的方法,是很聪明的。
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值得咀嚼,就是那两个报信人的故事。
故事里说大卫的哨兵在瞭望台上看见一个人跑来,紧接着后面又跑来了一个人。
哨兵认出了跑在前面的人是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我看跑在前头的那个人,跑法很像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的跑法”
。
从哨兵这句话中可以知道亚希玛斯擅长跑步,因为他的跑法已成为别人眼中的一种标志。
古时候,通信不发达,擅长跑步的人很适合做报信人,可是很遗憾,亚希玛斯却没有真正尽到报信人的责任,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大卫王到底需要什么信息,他跑来到底要向大卫王传达什么,这个来报信的竟对王说:“那时仆人听见众民大声喧哗,却不知道是什么事。”
结果大卫王要他“你退下去,站在一旁其实他明明知道押沙龙死了,却对王的提问不置可否。
而另一个晚到的古示人却简单明了地说清楚了王当时迫切想知道的消息。
从两个报信人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当你需要做一件事的时候,你要训练你向公众传达信息的手段和技巧,懂得受众的心理,真正把你需要传达的东西传达给对方。
1U
你手若有行善的能力,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
人施行。
你那里有现成的,不可对邻居说:“去吧!
明天
再来,我必给你。
‘’你的邻居既在你附近安居,你不可设
计害他。
人未曾加害于你,不可无故与他相争。
--《箴言》第3章第27-30节
(第2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